这句话据说出自商汤的《盘铭》,意思是人要勤于自我反省,通过反省来不断革新。
但很多学者怀疑,从语义的角度分析,这句话其实说到“苟日新,日日新”,就已经够了,再加上后面的“又日新”,其实显得有些累赘;而从商代残存下来的甲骨来分析,这句话也是非常破例的,同时代从来没有出土过这种论述道理的箴言。
所以,这是一句怎么看怎么奇怪的句子。
郭沫若先生分析了商代的《勾刀铭》,发表论文《汤盘孔鼎之扬榷》,颇提出了一些新鲜的见解——
首先我么可以看看商代的《勾刀铭》,都写了些什么东西:
大祖日己,祖日丁,祖日乙,祖日庚,祖日丁,祖日己,祖日己。
大兄日乙,兄日戊,兄日壬,兄日癸,兄日癸,兄日丙。
祖日乙,大父日癸,大父日癸,仲父日癸,父日癸,父日辛,父日己。
这些文字的解读有不同的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这些人的祭日,商人重鬼神,以这种方式记录哪天祭祀哪位祖先。
郭沫若根据这一格式,推测商汤的《盘铭》,本来也和这个差不多,应该写作——
兄日辛,祖日辛,父日辛。
后世此器损毁,丢失了一块,如下图所示——
留下来的部分,“兄”被误读为“苟”,“祖”被误读为“日”,“父”被误读为“又”,后来的解释自然就跑偏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大学》的第三章。意思是不断自我反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改造自己、提高自己。说白了,就是不断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改正并在思想上不断提高自己。
这个提高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因为我们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我们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不正确的思想,就必须及时认识分辨,改正错误,更新思想。
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变化,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在认识、改正、提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是人类思想进步和物质创新的哲学思想。
举个简单例子,就像我国战斗机研发的过程。不断地测试,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提高,最后达到理想状态。
但是这个状态也不是稳定不变的,有个更新换代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就得发展新的机型。由三代机发展到四代机,然后就得开发五代战机六代机,这就是思想的进步,物质的创新过程。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该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唐诰》解释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解释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每时每刻都在追求自我完善。
乍一看“又日新”三字,想必许多老爷们儿噗嗤一乐,心说还是当皇帝好啊,今晚又要R新的妃子了。要这么想,那么您的思想就真的有那么一点儿肮脏了。这三个字实则出自《礼记·大学》之中,其中有云“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其中“汤之”中的“汤”指的是大周朝开过君王商汤,“盘铭”则是他雕刻在洗澡盆之上用于警醒自己的箴言。商汤每天洗澡的时候就能看到自己的箴言,那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什么意思呢?翻译成大白话,本意就是“洗澡可以去除身上的污垢,使身体得到干净,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让自己在行为上不断去恶从善,在道德修养上不断有新的进步,新的提高。这句话实则是商汤用于激励自己的话,让自己在道德上要严谨。
其中“又日新”三个被清代帝王引用,将其挂在自己可以看得到的地方,来告诫自己,要在每天之中,不断让自己有新思想,弃旧图新,不要沉溺于旧思想之中。但好像清代的帝王都没有遵从这几个字,只不过是挂在墙上装装样子罢了。
特别是到光绪一朝,对这三个字更为痴迷,光绪将其挂在自己卧房,可以让自己每天醒来时就看到。(不过将这三个字挂在卧房之中,确实容易让人误解这三个字的真正意思。)光绪虽然一心励精图治,改革弊政,甚至不惜效仿东洋变法,但最终没有成功,白瞎了“又日新”三个字了!
丙肝是什么病微信交流群,丙肝母婴贴吧
耳鸣微信交流群,全国耳鸣交流群
打呼噜微信交流群,怎么加入陌生微信群
「东莞车迷微信群」求个东莞的大众高尔夫微信群
「聋人微信和扣扣群」微信有聋哑人的群吗
「加入菏泽大型微信群」如何加入菏泽一中高三一部十八班微信群
「启动微信群名软件」微信群怎么设置不让别人改群名?
「微信红包群规则复制」微信红包群规章制度是什么样的?
「微信稀奇古怪总代群」我想在微信上卖稀奇古怪的玩意,一件代发的,不需要加盟费!有的留个
「微信群群主有哪些特权」微信群主有哪些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