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称为“凤”,语出《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独一无二的微信名凤字。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接舆是孔子政治上的反对派,他放弃了改造社会的幻想,佯狂以避世,是隐者一流。他劝孔子停止努力,并指出从政很危险。虽然反对孔子,但并不妨碍他尊重孔子,接舆一见到孔子就连呼“凤兮凤兮”,是对孔子极高的评价。凤是古人幻想的神鸟,是一种图腾崇拜。接舆其实就是把孔子比作神灵一般的人物。
与此相应成趣的是,孔子曾把老子比作龙。《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对老子极为推崇,说他像龙一样。龙,同样是图腾崇拜。
那为什么接舆称孔子为“凤”,而不是“龙”;而孔子称老子为“龙”,而不是“凤”呢?这就与龙凤崇拜的源流有关。龙图腾,起于黄帝部族,大体流布于北方黄河流域;凤图腾,起于东夷部族,大体流布于南方长江流域。在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里,龙凤图腾逐渐交汇统一,龙凤呈祥,和谐美满。
接舆是南方楚国人,“凤”是他们的图腾,所以他称孔子为“凤”,表达赞美。
而孔子其实也喜欢谈“凤”,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篇》因为孔子是殷商后裔,《史记·孔子世家》载:“其先宋人也。”宋国,是原殷商王族的封国。商以凤为图腾,“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凤,本是孔子文化基因里的东西。而孔子又极度推崇周文化,认为周的一套礼乐制度是最完美的。龙是周人的图腾崇拜,在孔子当时所处的大环境而言,是主流文化。所以孔子称老子为“龙”,也是由衷的赞叹。
我们今天常用一个成语“叶公好龙”。这个叶公,是春秋末期楚国人,他却非常喜欢龙,这也可以作为龙凤两种图腾崇拜逐渐融合的例证吧。
龙与凤,是众多的部落氏族融合后的共同的图腾。龙和凤作为图腾,不是自然崇拜的产物,而是想象中的民族祖先的产物。中华民族的始祖神女娲、盘古、炎帝、黄帝等都是以龙作为氏族图腾,都是龙的形象,帝喾、舜、商的祖先都是以凤作为图腾,都是凤的形象。有人考证,禹与蛇图腾的氏族有血缘关系,他奠定了夏朝的根基后,中国古代神话的文化观照其后裔把蛇升华为龙。这不仅体现了多元文化得到各民族的认同,而且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与凤有一个象征上的变化,即随着龙凤文化的不断丰富升华,龙就用来象征帝王君主,凤则用以象征皇后嫔妃。再后来发展到用龙比拟雄性,用凤表示雌性。如龙凤呈祥就是用图案来表示两性的结合,实际上也显示了崇拜龙的氏族与崇拜凤的氏族这两个通婚氏族在图腾名称上的痕迹。
龙凤形象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变化:商周时期,凤鸟是猛禽的形象;战国时期,形象变得活泼秀丽,轻巧浪漫,回环舒展;汉代龙凤形象则表现出更为浓烈的喜庆氛围;南北朝时期,龙凤形象变得修长洒脱,气韵生动;唐宋年间,龙凤形象趋向荣华富贵、富丽堂皇、工整严谨;明清时期,龙凤形象繁缛细腻,精益求精,美不胜收,但活力却明显消退了。
但是,貌似一对的龙与凤却又有各自的配偶。人们常说的凤凰,其实是两只神鸟。凤和凰在神话中原本是两种不同的神鸟,后世通常将凤和凰解释成雌雄不同的同一种鸟,即雄为凤,雌为凰。只是凤凰以其羽毛之美、声音之婉转,显得更贴近女性的气质,所以人们往往将其笼统作为女性的代表,而抹杀了它的雄性。
在风水学中,把宏浑的高山大川称为雄龙,把柔和的丘陵湖泊称为雌龙。龙别雌雄只有在古籍的记载中看到,在清朝陈元龙著述的《格致镜原》中,引出《乘异记》的神话,书中说:“刘洞微善画龙。一日有夫妇造门观画,对他说:‘龙有雌雄,其状不同,雄者角浪凹峭,目深鼻豁,鬣尖鳞密,上壮下杀,朱火烨然。雌者角靡浪平,目肆鼻直,鬣圆鳞薄,尾壮于腹。’刘不解其意,问之,其人答:‘吾身乃龙也,请公观之。’遂化双龙而去。”当然,这仅是传说,雄龙和雌龙作为造型出现却极为罕见。龙由于是帝王的代表,而封建社会的帝王多为男性,因此龙也多以阳刚的形象出现,加之其有须,更显得凶猛。其实,在人们的传说中,龙也往往是有女性的。在龙宫中,不仅仅有龙王龙子,也有龙母龙女。可见龙与凤原本并不是一对。
丙肝是什么病微信交流群,丙肝母婴贴吧
耳鸣微信交流群,全国耳鸣交流群
打呼噜微信交流群,怎么加入陌生微信群
「东莞车迷微信群」求个东莞的大众高尔夫微信群
「聋人微信和扣扣群」微信有聋哑人的群吗
「加入菏泽大型微信群」如何加入菏泽一中高三一部十八班微信群
「启动微信群名软件」微信群怎么设置不让别人改群名?
「微信红包群规则复制」微信红包群规章制度是什么样的?
「微信稀奇古怪总代群」我想在微信上卖稀奇古怪的玩意,一件代发的,不需要加盟费!有的留个
「微信群群主有哪些特权」微信群主有哪些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