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夏心愉
来源 | 愉见财经
“专业做鸡十年”这样具有侮辱性的语句,竟然出现在征信报告中,让晋商消费金融公司这家机构一夜成名,也让他们受到了监管的严厉处罚。
这两天陆续有金融消费者问笔者,个人征信信息具体是如何记录的,应该怎么查询?万一遇上类似的“骚操作”,征信报告上出现了没必要存在的“污点”,应该如何消除?
手把手教你查征信
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是由央行征信中心负责建设、运行和维护的,是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征信报告主要用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广泛用于贷前、贷中、贷后审查全流程。
如何查询个人征信记录?比较方便的途径有三种:
一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上的“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进行线上查询。
二是,可以通过征信中心授权的商业银行APP、中国银联APP客户端等网上银行渠道申请查询。
三是,除了线上查询的方式,线下可以通过央行各分支机构、部分金融机构网点(网上搜一下哪些银行支行有拉征信报告的机具)、部分地区政务大厅的自助查询机或柜台查询。
划重点: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征信记录查询,是不能马上获得结果的哦,一般会在个人提交查询申请的24小时反馈查询结果。如果急于查询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可以到所在线下自助机具去拉报告,当场出,很方便。
我们的征信报告上都有哪些信息呢?愉记就亲自去查过,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一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
-身份信息。有性别、出生日期、婚姻状况、就业状况、学历、国籍、电子邮箱、手机、户籍和通讯地址等。
-居住信息。我历来的几个住址(各个时期办信用卡的时候留的)和住宅电话都在上头。
-职业信息。历来的工作单位、单位地址和电话。
二是信息摘要。其实就是些信贷信息的摘要,包括各项贷款、信用卡等。具体明细会在下一项出现。
三是信贷交易信息明细。这里头能看见各类循环或非循环借贷(包括信用卡)的账户状态、发生日期、借款金额和币种、担保方式、还款期数、还款方式和还款情况等。
四是,据新版征信介绍,还会包括非金融负债信息,是一些先消费后付款形成的信息,如电信缴费之类。不过在我半年前拉的自己的征信里头,暂时还没有看到这些项目。
五是公共信息明细。我的征信里只看到了社保公积金信息。理论上这部分还会包括法院信息、欠税信息、行政执法信息等,比如我们乘高铁的时候不也听广播里说,逃票的会被记录征信嘛。
六是查询记录。这部分挺有意思的,它记录了过去2年内,何人何时因为什么原因查过征信报告。我这儿全是各个银行的信用卡中心,查询原因都是批卡或是做贷后管理。就我的几张信用卡来看,我发现平安信用卡查征信是最勤快的,2019年一年里头就查了我四次贷后。
征信“污点”如何消除?
这里其实是要分类讨论的。
情况一,是征信报告中的记录有错误、有遗漏,也就是“污点”是个乌龙,或者类似于晋商消费金融公司这样的莫名操作,那些当然是能改的。金融消费者可以向金融机构或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请。
不过,金融机构只受理属于本机构信贷业务的异议申请。举例来说,如果G银行的信用卡记录你有逾期,而你认为记录有误,就向G银行提出异议申请。主要是通过柜台、客服电话等渠道受理申请。
金融机构受理异议申请后,对异议信息进行内部核查,如果信息确实存在错误,就改记录;如果信息确实没错,那么记录就不会被修改。
一般异议处理完后,金融机构通常会在20天之内向申请人进行回复。
情况二,我知道更多人想知道的,其实是真实的“污点”,比如就是自己一是糊涂忘记还信用卡了,这咋整?
说来有意思,当银行记者这些年,我收到前三名多的求助,分别是催放房贷、帮买限量纪念币、和信用卡忘记还款了求抹信用污点。足可见,有多少朋友遇到过信用卡晚还款的焦虑了。
信用卡晚还款了,征信告急?
这里我想说两个知识点。
第一个知识点是“容时容差”。基于2013年行业里曾有个自律公约,为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而对客户“容时容差”,所以基本上各家银行都对信用卡“最后还款日”又在他们内部给了几天宽限期形成“最最后”。这个宽限期理论上不少于3天。(不过这也不绝对,某大行一批老卡种就是不给“容时”。)
对于有“容时”的银行,实际操作中,各家的把握尺度也不相同,有的就给了3天宽限期,有的给了一周,笔者在采访中还发现有一些银行能够宽限到下期账单日,这也是为什么网上有人答问时坚持称,还款日不还不算逾期,账单日不还才算逾期。
在“容时”期间,银行的催收坐席还会往你手机上打电话,你还会收到银行的提醒短信,催你赶紧去还款。
如果客户过了“最最后还款日”还没能还上最低还款额,这下就真逾期了。那么这个逾期信息什么时候会被报送到央行,“污”了征信呢?人民银行的系统理论上要求是T 1日就要上报,也就是“最最后还款日” 1日。不过实践中由于各行进度不一样、报送周期也不同,有的能够做到T 1、有的要T 2,有的也许再久几天。
第二个知识点是,如果谁真糊涂到催还款电话也不接,“容时容差”也错过,真要产生信用污点了,怎么办?
虽然下文我会帮你们想办法,但立场还是要先声明的:每个人的征信本质上是靠自己重视和保护的,逾期是个错,有错会被如实记录,这也才是征信的意义。
当然咯,我也理解不少朋友信用卡还款逾期,就是一忙给忘了,真不是故意想当老赖的。那首先,保佑你是在银行报送征信前去交涉或求情的,那业内还是有一些银行,是有商榷余地的,有些银行是可以直接给一次机会的。
如果非要说话术,我个人感觉,银行电话坐席在初步和客户沟通时,一定会寻找客户的过错。而客户最能反败为胜的办法如下:
第一:寻找银行漏洞,比如银行转账交易系统有问题等(当然也最好别骗人,所以我不打算跟你们说太多了);
第二:有物举证,比如出差或境外旅行(最好是那种飘在公海上连手机信号都没的邮轮行),给银行看旅行凭证,也能说情;
第三:各种人道主义理由,那不止银行了,我以前在航空公司工作,很知道他们最可以讨价还价的点,就是这样的理由(比如受疫情影响啊、受伤生病了之类),也都可以免费退改签之类,所谓人道主义理由。
如果很不幸,都已经上了央行那里的征信系统了呢,讲真,有点回天无力的意思,能调整的概率就极小了。反正我听说过的更改案例,都是这个人是真无辜的,比如被别人冒领的信用卡、被人盗刷了之类,才能走这种特殊申请流程。
那如果征信这一笔暂时抹不掉了,怎么办?
一来,央行是允许客户在自己的征信报告里添一个“本人申明”的,自己去解释一下,表示自己的流动性状况没有问题。
二来,很多人在意征信污点就是因为会影响未来贷款,其实,信用卡出现小额、偶发逾期,一些银行在审批贷款时,尤其是在可以人工沟通的情况下,还是可以通过的。但我们也实话实说,影响还是有,比如贷款通过了,但在资金定价上也可能被区别对待;或是遇到那种AI自动化进件审批的,这里就没那么智能了,遇到逾期记录者很可能第一道审核就自动拒单了。
一年查询征信报告不要超过3次?
这不是谣言!
网传查询个人征信记录过多,会对贷款审批产生负面影响,一年查询最好不要超过三次。
这并不是网传谣言!央行征信中心建议:一年查询两次征信报告。征信报告查询次数过多(排除机构正常贷后审查),有可能会对贷款审批产生影响。
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表示,不建议在短期内频繁查询本人征信报告。因为放贷机构认为,个人一般有借款需求才会查征信报告,多次查询给人一种迫切需要贷款又得不到的感觉,放贷机构因此可能会认为你违约风险高。
所以,偶尔查个一两次自己的征信报告是OK的,可以了解自身的征信信息,一旦发现信息有误可以及时反馈处理。但那些太频繁地从不同的金融机构发起查询报告的人(正常贷后审查不影响),就更给机构造成一种四处贷款又贷不到的感觉。
不良信息报送征信系统应提前通知借款人
由于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不当征信信息事件的进一步发酵,监管近期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北京银保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辖内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通知》,重点规范在京各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价格管理、合同管理及行为管理。
因借款人未按时足额还款而产生的不良信息,贷款人应按照相关规定在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前告知借款人,通过短信、电话、微信等方式向借款人发送不良信息报送提醒。
我陪大家划下重点:
一是,要求各机构应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分管举报投诉处理工作,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归口管理。
二是,不得强制捆绑、搭售保险等其他金融产品,依法保存及使用客户的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各机构的贷款格式条款合同,应在合同首页以足以引起金融消费者注意的方式,提请金融消费者关注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贷款金额、贷款年利率、贷款期限、贷款违约金等。
最重要的是,根据早在2013年就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不良信息除外。”
推荐视频
上一篇:盘点几个广为人知的微信营销手段
下一篇:你觉得怎样才是真正的朋友
丙肝是什么病微信交流群,丙肝母婴贴吧
耳鸣微信交流群,全国耳鸣交流群
打呼噜微信交流群,怎么加入陌生微信群
「东莞车迷微信群」求个东莞的大众高尔夫微信群
「聋人微信和扣扣群」微信有聋哑人的群吗
「加入菏泽大型微信群」如何加入菏泽一中高三一部十八班微信群
「启动微信群名软件」微信群怎么设置不让别人改群名?
「微信红包群规则复制」微信红包群规章制度是什么样的?
「微信稀奇古怪总代群」我想在微信上卖稀奇古怪的玩意,一件代发的,不需要加盟费!有的留个
「微信群群主有哪些特权」微信群主有哪些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