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觉得这应该是一名有经验的教师提出来的问题,而且我会对一名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感到有些不解。
先来看看问题本身。
家长会上,作为教师讲了三个常识性的问题,竟然“有的家长很反感”。那么,家长们反感的是什么呢?是不同意这三个问题还是反感提出问题的方式?还是对教师的傲慢感到不爽?
首先来说这三个问题。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是常识,教师没有说错;但第三个问题就值得商榷,孩子怎样的家庭作业?并不是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就一定是对孩子有益的,无论是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太多题目对孩子不仅没有裨益,反而有所戕害。那么,如果家长配合教师布置的有问题甚至有害的作业,那不就是家校合谋扼杀孩子吗?
举个例子,在前不久广泛传播的家长陪作业的一则视频中,题目是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个的图像,问图中有几个人。孩子回答“两个”,理由是猪八戒和孙悟空是动物,不是人,然后辅导作业的家长就很抓狂。这道作业题目根本就有问题,教师布置不严谨的作业给学生,再要求家长辅导,这不仅无礼,而且是渎职。
让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性质上就是教师滥用不恰当的权力。由于中国教育体制以及人为的学校分为不同等级,越是所谓的名校,教师就拥有不恰当的体制赋权,教师只需要对家长说“你的孩子我教不了,转学吧”,家长就会服服帖帖,唯唯诺诺。所以,要求家长认真配合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反映了教师把不正常,不恰当的滥权行为加诸家长习以为常,不以为然。
其次,教师在家长会上,用“不要以为”口吻对家长说,过于傲慢,实在无礼。教师只是一份专业职业,与任何一名家长从事的职业都应该互相尊重的,教师不要因为拥有体制赋予的不恰当的权力就自觉高人一等,觉得可以对家长指手画脚。一个班50多个学生,近百名家长中,一定会有一些家长无论在智识还是对教育的理解上强过大多数学校教师,一名中小学教师何德何能有何资格对家长说“不要以为”?
没错,教育好一名孩子,不仅仅是靠学校教育,而且家庭教育更为重要。但是,具体到课业学习,当仁不让就是学校教育的职责。学校教师之所以是一种专业职业,需要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需要接受师范高等教育,学校教师就是专业做这个的,理应胜任课业教学。相反,家乡没有经过任何师范培训,没有任何专业门槛,而且学识水平也良莠不齐。经过系统师范专业训练和国家认证的学校教师把部分课业任务推诿给毫无经验也毫无资质的家乡,无论从任何角度都是教师的失职!
当然,我们也理解教师之所以会把部分课业任务推诿给家长,这就好比医生把部分手术任务推诿给病人家属,根源还在于教师课业任务太重。按照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规律,一个小学教学班,不应该超过25人,而现实却是普遍超过50人。超额一倍的结果就是教师根本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每天就算是批改作业也疲于奔命,遑论给孩子以辅导,就这样把陪作业推诿给家长也算是情非得已。
所以,我会对一名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感到不解。作为一名给师范生上课的高校教师,我对每一届学生都告诫他们,在体制环境下做教师,有些事情不符合教育学心理学规律,情非得已无可厚非,但是做教师必须是非分明,有些事是错的,不因为自己不得已去做就变成对的。
与共勉。
怎么改?为嘛改?何为改?
中国一值都在奉行用《红包》润饰年节、点缀新春;哪怕活得艰难,也由衷热爱生活,从不失望而绝望,祖祖辈辈历来如此。
红包,以现钞为载体,多少随意,量力而行,传递親情友情一一俗话说“有大就有小”,年前成年儿女包红包给父母,称为《孝敬红包》,愿父母年年有余,晚景无忧;大年三十父母包红包给幼年儿女,称为《压岁红包》,寓意平安守岁,新春既有新气象。
一元复始,親朋走动,携儿带女给各家親、戚长辈拜年(先親后戚),免不了“人情”红包满天飞。该当慰情的慰情(掛心啊),谢情的谢情(受其恩惠),牵情的牵情(新親),也有不和蔼的“断親包”一一从此不来往了..不提也罢。
相沿己是约定俗成,古今无有不妥.
至于红包已成“负担”,令人痛绝;攀比成风,私相龃龉;甚而为此互喷,乃至翻脸失和...哈,家风丧失,非所愿闻。
上一篇:网络营销中如何使用好微信公众平台
下一篇:如何玩转信用卡—华夏银行信用卡
丙肝是什么病微信交流群,丙肝母婴贴吧
耳鸣微信交流群,全国耳鸣交流群
打呼噜微信交流群,怎么加入陌生微信群
「东莞车迷微信群」求个东莞的大众高尔夫微信群
「聋人微信和扣扣群」微信有聋哑人的群吗
「加入菏泽大型微信群」如何加入菏泽一中高三一部十八班微信群
「启动微信群名软件」微信群怎么设置不让别人改群名?
「微信红包群规则复制」微信红包群规章制度是什么样的?
「微信稀奇古怪总代群」我想在微信上卖稀奇古怪的玩意,一件代发的,不需要加盟费!有的留个
「微信群群主有哪些特权」微信群主有哪些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