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开始使用微信读书,当周阅读时间6个小时,日均读书时间2小时,累计消费30元左右。
先说结论,微信读书不是一款针对重度阅读人群的阅读器,而是用社交撬动阅读和消费的社区。
微信读书要做两件事:让不怎么读书的人开始读书。并且让他们花钱看正版。
就这两点,就要给微信读书鼓个掌,并且人家还有得赚。
微信读书具备了腾讯优质产品“产品线联动、规划完备、交互轻盈”的特点,
在很多细节上,微信读书采用的方案往往不是可以使“转化率”等数据表现最好的方案,而是更让用户操作自然、印象深刻的方案。
下面谈谈微信读书给我最触动的几个点。
1.社交分发
腾讯最令人佩服,也最令人恐惧的就是深厚的社交属性,这一点其他产品很难复制。
相比传统阅读器首页是“我的书架”或者“书城”的做法,微信读书的首页是好友动态。
传统阅读器用来找书的“书城”页面,被藏在了非常深的位置。
那么微信读书怎么找书?——看好友读了什么书。
传统阅读器的使用路径:
书城:找书 >> 书架:看书 >> 评论区:这书不错。/这书没意思。
微信读书的使用路径:
发现 OR 想法:朋友在看什么书 >> 书架:我也拿来看一下 >> 发现 OR 想法:这书太好了,都来看看!/这书太烂了,你竟然看这个书!
传统阅读器的使用路径是无数条线段,自书城开始,自书架结束,线段的两个端点都是“我”。
微信阅读器的使用路径是一个又一个的圈,在发现/想法和书架之间转来转去,你的圈和我的圈绕在一起,产生了更多的圈。
2.简洁!简洁!
回归核心功能——读书。
在阅读的时候,微信读书给用户的体验相当好。主要操作就两个:
左右划——翻页;下拉——添加书签。
对于读者来说,这两种操作几乎满足了日常阅读中的最基本需求。
这种设计符合一种设计思路:如果把产品功能砍到只剩一个,你会剩哪一个?
功能上面简洁又不失方便的美。
当然和传统的阅读器相比,这一块做得还远远不够。比如划词搜词等扩充功能、比如各种格式的支持。
但是,时间给够了,资源给够了,这些不足都抄的来!
3.善恶难辩
社交传播,本质上利用到人性的贪嗔痴。
读书是一个自我为中心的事,是一种力量向内的行为,微信读书添加了力量向外的、炫耀的元素。
微信读书并不需要伺候那些忠于内心的读书人,排行榜满足的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穷酸气(比如我),本质上和“茴字的四种写法”相似。
喜欢微信读书的人,很有可能是曾经喜欢看书,现在因为种种原因越来越荒废的人(比如我)。
但不得不说,微信读书确实增加了我的阅读时间。在平时刷知乎的时候,微信读书让我静下心来啃一本大部头。
是善是恶,谁能说得清呢。
4.张弛有度
炫耀之余,微信读书还给读者留下了一块羞羞的自留地,免除慎独之尴尬。
5.多说几句
作为1.0版本,微信读书还有很多粗糙的地方。比如想法和发现的功能设置相对简陋。书城资源真的少。
现在微信读书正处于产品初期,我找书的路径仍然是书城,什么时候社交基础能充足到帮我找到想看的书?
另外,我和我的好友真正感兴趣的那些书,很可能并不在我们的想法里,而在我们的私密空间里。
下一篇:有什么好的早教方式和材料
丙肝是什么病微信交流群,丙肝母婴贴吧
耳鸣微信交流群,全国耳鸣交流群
打呼噜微信交流群,怎么加入陌生微信群
「东莞车迷微信群」求个东莞的大众高尔夫微信群
「聋人微信和扣扣群」微信有聋哑人的群吗
「加入菏泽大型微信群」如何加入菏泽一中高三一部十八班微信群
「启动微信群名软件」微信群怎么设置不让别人改群名?
「微信红包群规则复制」微信红包群规章制度是什么样的?
「微信稀奇古怪总代群」我想在微信上卖稀奇古怪的玩意,一件代发的,不需要加盟费!有的留个
「微信群群主有哪些特权」微信群主有哪些特权?